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

小小人 多多事_星期日明報(2009年11月8日)

小小人 多多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俞若玫

十 月廿三日下午,上海街404號,塵土翻飛,寫有「活化廳」三個醒目大字的花牌,半空而立,大有重現舊時商舖開張之架勢,玩味十足。新店商標是一張大沙發, 內有免費Wi-Fi及康樂設備,實在耐人尋味。因為高度自治,我沒有逐一問過其他十名成員「活化廳」是什麼,對我而言,這是一個以空間打空間的平台,在建 制下(藝發局資助的藝術空間)提問建制,也借此來開闢、實驗更富想像力、更有對話可能的藝術空間。藝術除了被(誤)認為可以活化社區經濟外,可有別途?社 區藝術經常被詬病為空降,可有小徑?而社區價值除了用地價、租價衡量,可有什麼一談的?

「活化廳」頭炮是個奇怪的展覽,名為「多多獎.小小賞」,策展人為程展緯及李俊峰。二人先從被殺的小學取得大量殘餘的獎杯,以此循環再用,作為委約的青年藝術家及藝術學生的原材料,並要求他們閒遊上海街大店小舖,發掘當中有趣價值,並以改良過的獎牌表揚。

不 是什麼把藝術帶到社區的高姿態或虛妄,年輕人的確「空降」,未必認識上海街,但過程有趣而雙向,提名和得獎,生產對話,主體是動輒經營了三、四十年的老 舖,而不是藝術家。藝術家必先進入社區,要有看法,有感覺,才可以把要表揚的價值物質化,並經過美學的處理,更富象徵意義,或更具象地呈現他們的對上海街 的發現及欣賞。這教我想起丹麥的藝術家Lars Bang Larsen 99年提出的「社會美感」(Social Aesthetics)概念,就是藝術家構造的空間,社會性及美感雙線行車,缺一不可。


「多多獎.小小賞」到目前,大概已送出三十多個獎項,以後每個周日都有導賞團,新提名相信還會陸續有來。而我作為觀察者,粗疏地把獎項連結社會脈絡,有以下發現﹕

重視手藝 欣賞專注

今 天上海街一帶,仍有小型工場,好幾位年輕人表揚老舖的原因,都用上這些字眼﹕「展示和守候」(馮畫師)、「寧靜的感覺,商品安靜含蓄地閃爍」(安昌汽 燈)、「伯伯開檔六十年,有氣有力,敬業樂業」(516 五金車仔檔)、「陸生可以隨時退休,卻仍然工作」(炳記銅器),「胡生發明了一個工具,為自己製作招牌 」(金興招牌),「問老闆什麼都識,貨品齊全,而且工作之餘,好開心」(新利豐 膠轆),甚或因為古玩老闆,寫字畫畫了得外,更會投稿論政,很有人文風骨,深表讚賞(中西古玩)。有趣的是,被表揚的正正是傳統「手藝師傅」的工作倫理, 借用Richard Sennett對Craftsman的解釋,就是有慾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的人。這種對工作的專注默守、不斷改進、以此為榮並建立自我身分,點滴累積的 實體勞動,能再次被年輕人欣賞,只是好。在新經濟主導的當下,不是金融就是地產,活化社區,可會包括活化對工作的熱誠,對工作的掌握?相信能掌握自己生活 的人,才會拒絕翻滾,寧靜而居。

發現地方 空間爭霸

藝 術家雖然空降,卻敏感,我就很喜歡勞麗麗那個作品,最活現上海街空間特色及爭霸,她表揚的是「油尖旺貼poster黨」,原因是﹕「最update的『色 聲藝』資訊,平面廣告以打游擊、一瞬即逝姿態寄生彌敦道,成為油麻地多元化宣傳區」,她不是空談,而是真的跟「兄弟」聊過,知道行情,也寫了封表揚信。此 外,有伯伯在449和451之間一條罅開檔,也成為表揚的對象。這些都顯現了上海街的靈活,使用者如何策略地回應寸寸金的空間。

社區關係 開心要緊

很 多提名者都因為美麗的笑容,可親的招待,歡快的氣氛而被表揚,舊區的人情味,似乎不是神話,而「今時今日的服務態度」大可摺起,只要你肯花時間,跟各位大 姐大哥熟稔一些,隨便在店內站一站,天南地北,無所不談(如永隆繡莊、遂興茶餐廳、超英香燭、新利五金)。上周日遇上蛇王寶老闆,興頭來了,他就在人來人 往的街上,即席示範氣功。而廣東道蔬菜水果檔佳姐,正是單身無飯氣的麻甩仔的飲食救星。當然,不少上海街老舖都已活了幾十年,幾代同堂的故事,不但有情有 味,也側面看到香港各行各業的變異及變化因由,上海街的興衰也是香港未完的故事。

這個疑似美感不足,創作人空降的比賽,有趣的不在獎項本身,而是遊戲的設計,可以讓創作人走入社區,開創獨特的雙向空間,讓自己成為空間裏有趣的一部分。

報導:文 明 單 位

文 明 單 位
02/11/2009

主 持 : 鄧 小 樺 、 胡 世 傑 

http://www.rthk.org.hk/rthk/radio2/89/20091102.html  

港台二台:Gimme 5

 13/11/2009
主持: 梁 德 輝 、 黃 天 頤

http://www.rthk.org.hk/rthk/radio2/Givmme5/20091113.html

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

新假期


 

蘋果_玩提名頒獎 宣揚特色老舖 藝術家真正活化上海街_2009年10月25日



【本報訊】政府官員常把「活化」掛在口邊,招數離不開把舊區居民趕走,把舊屋夷平,然後判給發展商起樓起商場漁利。活化不是這樣的。一群年輕藝術家走進上海街,發動街坊「玩提名頒獎辦導賞團」,向外宣揚默默在香港耕耘數十年的老舖。這才是活化。
記者:蔡元貴
油麻地老區上海街最近進駐了一群年輕人,他們設立了「活化廳」,專門串連區內的老街坊老店舖,以藝術手法活化逐漸被人遺忘的老街。活化廳首先發動街坊提名區內店舖,列出店舖值得表揚之處,然後逐一頒獎,至今已有約 30間店舖獲獎。
獎 項是由藝術家獨家設計的獎杯,以永隆繡莊為例,店內有位笑口常開的店員,因而獲得「最優雅姿態店員金獎」。她是吳蘭花,是店東的新抱,她說日日「四萬咁 口」是與業務性質有關。永隆繡莊售賣結婚裙褂,客人喜事重重,自己也受感染。永隆繡莊是數十年老店,吳蘭花說,上海街全盛期有三、四十間繡舖,後來被一條 龍結婚用品公司搶去生意,至今剩下永隆繡莊做「獨市」。
同樣在上海街式微的行業還有銀器店,獲頒「口述歷史獎」的萬祥銀器,店東陸家華說,該區在五十至七十年代有多間銀器首飾店,客源是附近避風塘的水上人,至避風塘填海遷移,銀器店逐間消失。
放大圖片
《得獎店舖介紹》
最優雅姿態店員金獎:永隆繡莊
獲獎原因:售貨員吳蘭花笑容可掬,待人友善
12345678910
放大圖片
《得獎店舖介紹》
口述歷史獎:萬祥銀器
獲獎原因:老闆陸家華熟悉上海街歷史,娓娓道來不厭其煩
12345678910

活化廳周日辦導賞團

陸家華是上海街歷史家,可以口若懸河 重溫半個世紀的上海街興衰史。萬祥銀器由其父創辦,起初專售「朱義盛」首飾,後來水上人搬離該區,萬祥改營獎盃,「以前啲獎盃由本地師傅人手打造,家技 術失傳,要喺大陸入口。」最令陸家華欷歔的是,打銀師傅接觸化學物質太多,特別短壽,如今不是離去便是頑疾纏身。
活化廳每逢周日下午舉辦導賞團,策劃人程展緯說:「呢啲店舖未必好威水,但係睇到上海街生活上有趣嘅特色。」對活化廳活動有興趣,可以登入網站瀏覽:
http://www.wooferten.blogspot.com/

其他獲獎店舖

靜雞雞提提你不可忽視大獎:真誠膠片廣告公司
獲獎原因:告示牌製作公司,「小心碰頭」等膠牌,默默提醒世人

人文老闆大獎:中西古玩
獲獎原因:售賣古玩,老闆自創了棉花棒國畫技法,深受外國遊客歡迎

好毅力大獎:超英香燭
獲獎原因:年過七旬檔主每朝從油麻地晨運到中環,然後返回油麻地開檔

資料來源:活化廳





星島


信報